【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因其卓越的创新精神和优异的科教质量被德国科研联合会(DFG)评为首批三所“精英大学”(Elite-Uni)之一,被德国政府列为“未来计划”中重点资助和扶植的对象。在德国教育部的大学科研排行榜(CHE)上,慕尼黑工业大学已经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学校目前拥有3个校区,下设12个院系,127个专业。在校教职员工9000余人,其中包括约400名教授,4200名科研人员。在校注册学生超过2000
若需要了解学费及申请材料准备等详情,请致电021-62883001咨询
基本信息
慕尼黑工业大学钟楼 德文名称:Technische Universitaet München (缩写:TUM)
英文名称: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中文译名:慕尼黑工业大学[1](又译:慕尼黑理工大学)
类型:公立
校训:立足于拜仁,成功于世界 (At home in Bavaria,successful in the world)
建校时间:1868年
专业设置:127 (2007年)
教授:437(2009年)
教师:4780 (2009年)
博士:729(2005--2006年)
注册学生:24394 (2009年)
员工:7212(2009年)
年预算:7.7亿欧元(2006年)
官方首页:www.tum.de
学校简介
慕尼黑工业大学教学楼前Arcis大街 慕尼黑工业大学[1]坐落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拜仁)州首府慕尼黑,是该州唯一的工业大学也是德国最古老的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是国际享有盛誉的德国顶尖大学和稳定的“诺贝尔奖制造工厂”,也是“柴油机之父”狄塞尔,“制冷机之父”林德,“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文豪托马斯·曼等世界着名科学家及社会名人的母校。近现代以来,慕尼黑工业大学被认为是德国最好的大学和德国大学在当今世界上的标志。在世界着名机构以及杂志的各类排名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常年排名德国第一,世界前列。在德国教育部的大学科研排行榜(CHE)上,慕尼黑工业大学已经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因其卓越的创新精神和优异的科教质量,慕尼黑工业大学于2006年被德国科研联合会(DFG)评为首批三所“精英大学”(Elite-Uni)之一,被德国政府列为“未来计划”中重点资助和扶植的对象。学校目前拥有3个校区,下设13个学院,133个专业。在校教职员工9000余人,其中包括400余名教授,4800名科研人员。在校注册学生超过24000人次,其中约9%为留学生。
所在地简介
巴伐利亚州(英语Bavaria),又称拜仁(德语Bayern),位于德国南部,东接奥地利,南邻意大利和瑞士。作为德国面积最大和最富裕的州,她向 德国名城慕尼黑西和巴登符腾堡州组成了德国乃至欧洲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州府慕尼黑不仅是德国三大城市之一(都会区人口达270万),更是公认的德国最繁荣城市和欧洲经济文化名城之一。因为富庶,历史上巴伐利亚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慕尼黑的市区人们往往可以看见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遥相呼应。也正因此巴伐利亚州的大学以视野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名冠全德国。慕尼黑作为南德及西欧中部经济文化中心,有众多世界着名公司在此落户,丰富的企业资源使得慕尼黑工业大学享有德国最高的科研经费,也使学生在实习和就业方面取得很大优势。每年的十月是慕尼黑最盛大的啤酒节,巴伐利亚人也借由着这个窗口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热情和好客。
历史发展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前身由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于1868年建立 鸟瞰慕尼黑工业大学主校区,其官方名称为“慕尼黑皇家拜仁工学院”(Koeniglich Bayer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München),当时是一所综合技术学校,并于1970年由工学院改名为工业大学。1901年学校获得颁发博士学位资格,1930年合并魏恩施蒂芬农业与酿造学院(Hochschule für Landwirtschaft und Brauerei Weihenstephan)。1937年由马克思·施密特(Max Schmitt)设计的新校建筑在宁芬堡扩建并一直保存到现在。二战期间,学校旧址地带80%被破坏,1946年重建并成立了校办工厂。加兴(Garching)校区于1957年因慕尼黑核反应堆的开工而成立。1967年在伊萨尔河畔的临床教学中心(Klinikum rechts der Isar)成立医学院。2004年莱布尼茨中子反应堆作为二期工程在加兴建成。 维尔纳·冯·西门子礼堂化学教授沃尔夫冈·A·赫尔曼(Wolfgang A. Herrmann)自1995年起担任慕尼黑工业大学校长,他是当今德国一位旗帜鲜明的高校改革者。他于2005年5月10日被学校管理委员会一致推选并第二次连任校长。他的倡议最初始于对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根本性结构变革,后来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的高校也纷纷效仿其新的高校规章制度。2006年慕尼黑工业大学被评为德国首批的三所精英大学之一,从2006年11月起将从政府获得每年3000万欧元的科研资助。[SITESERVER_PAGE]
系科设置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系科设置主要基于工程科学和自然科学,另外还设有医学院以及慕尼黑德意志心脏研究中心,体育科学院,以及设立于魏恩施蒂芬(弗赖辛)的营养学,土地规划与环境科学中心。这些系科的结合使得慕尼黑工业大学享有在欧洲众多大学的独特优势。德国科研联合会(DFG)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立了12个研究站点,其中很多的研究项目世界闻名。人文科学设立于慕尼黑的另一所大学: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即:慕尼黑大学)。 数学院与计算机学院
教学成果
迄今为止,慕尼黑工业大学已培养出20位诺贝尔奖得主,例如该校主要负责的细菌的光合作用的研究赢得了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其他研究领域还有人工智能、系统工程学、工程学、神经元网络、导体工程、自动化、生物工程学、食品加工工程、计算机科学、制造业、建筑学等高端项目。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欧洲乃至世界很多大学,研究所都有广泛合作。
慕尼黑工业大学同样非常重视扎实的基础教育,其科研人员以最高水准从事研究工作,并将科研成果直接融入教学。由于卓越的科研,高质量的教学,以及与企业紧密联系的实践优势,慕尼黑工业大学于2009年获得了德国基金会颁发的德国“优秀教学”最高奖。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毕业生也获得了德国人力资源界的广泛赞誉。
交流合作
作为一所德国着名的“和企业紧密联系的精英大学”(Die unternehmerische Elite-Universitaet),慕尼黑工业大学和众多欧洲着名核心企业有着紧密的科研,生产,教育,经济联系,为科研知识尽快流入实践领域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自2006年起,慕尼黑工业大学得到来自企业合作项目的资助(第三方经费)一直名列德国第一,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各界慕尼黑工大校友的回馈。
该校重要合作伙伴如下: 加兴的机械工程学院宝马汽车(BMW),大众汽车(VW),奥迪汽车(Audi),欧洲宇航(EADS),巴斯夫化学(BASF),阿尔塔纳生物医药(Altana),西门子电气(SIEMENS),安联保险(Allianz),德意志博物馆(Deutsche Museum),德固赛化工(Degussa),德国电力(E.ON),巴伐利亚银行(Bayern LB),O2通讯(O2),英飞凌半导体(Infineon),豪赫蒂夫建筑(HochTief),穆勒日用(Müller),曼牌重卡(MAN),瓦克化学(Wacker),南德化学(Süd-Chemie),罗兰贝格咨询(Roland Berger),SAP软件(SAP),Kuka机器人(Kuka),慕尼黑再保险(München Re Group),魏恩施蒂芬啤酒(Weihenstephan),巴伐利亚抵押银行(HypoVereinsbank)。
学校分布
夜色下的化学工程学院
校区分布
慕尼黑校区(München):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与测量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医学院(临床教学中心),体育学院(奥林匹亚公园)
加兴校区(Garching):化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学院,数学院 ,物理学院
弗赖辛校区(Freising):魏恩施蒂芬(Weihenstephan)营养学,土地规划与环境科学中 阳光下的食品工程学院心:农业与园艺学院,生物学院,酿造与食品工程学院,林学院,景观设计与景观规划学院,营养学院
专业设置
高分子材料科学,农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学,土木材料及维修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学,酿造与饮料技术,工商管理学(MBA),化学,化学工程学,优化设计学,交流与决策学(MBA),计算机机械学,计算科学与工程,计算力学,消费研究学,电子与信息科学,能源与过程科学,工程物理学,发展与设计学,营养学,地球空间科学,汽车与发动机科学,金融与信息管理学,林木科学,林业资源管理,园艺学,土地测量与地理信息学,地理科学,工业化学,计算机科学,通讯技术学,工程水利学,综合元件设计,科学运输系统,核技术,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学,景观设计与景观规划学,食品化学,航空航天科学,机械制造与管理,机械工程学,生物技术数学,数学,机械电子与信息技术,医学,医药技术学,微波工程学,分子生物技术,原子技术,生态学,物理学,生产与物流学,修葺与保存技术,体育教育,体育科学,可续资源管理学,食品工程学,企业管理学,应用数学,交通系统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规划与生态工程学,经济计算机学。(按音序排列,出自慕尼黑工大专业设置网页,2007年8月) 弗赖辛图书馆(傍晚穹顶关闭中)
[SITESERVER_PAGE]
图书馆
慕尼黑工业大学由于其分布三地的校区,其图书馆拥有10个分馆,总藏书量超过50万册,但一般来说不存在中心图书馆(总馆),通过电子检索可以在任意分馆预定所有图书馆的图书。
学校名人
诺贝尔奖得主
2007: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1936–),1965年于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任教,因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获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1:沃尔夫冈·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1957–),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学博士,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获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埃尔文·内尔(Erwin Neher,1944–),1963年起就读于慕尼黑工大物理专业,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明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获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1:理查德·恩斯特(Richard R. Ernst,1933–),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发明了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获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9:沃尔夫冈·保尔(Wolfgang.Paul,1913–1993),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农学专业,发明 “保尔捕集法”,开发离子陷阱技术,获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罗伯特·胡贝尔(Robert Huber,1937–),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并任教,通过研究细菌的光和作用,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获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8:约翰·戴森霍弗(Johann Deisenhofer,1943-),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专业,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获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6:恩斯特·鲁斯卡(Ernst Ruska,1906–1988),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电子专业,发明了电子显微镜,获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5:克劳斯·冯·克利青(Klaus von Klitzing,1943–),1980年起任慕尼黑工业大学凝聚态物理学教授,在格勒诺布尔高强度磁场实验室发现“量子霍耳效应”,获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3:恩斯特·奥托·费歇尔(Ernst Otto Fischer,1918–2007),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并任教。过渡金属有机化学和茂金属化学先驱,获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
1964:康拉德·布洛赫(Konrad Emil Bloch,1912–2000),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谢调控机制,获196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鲁道夫·穆斯堡尔(Rudolf Moessbauer,1929–),1949年起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专业,1957年获博士学位并任教,研究伽马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现象,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获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0:汉斯·费歇尔(Hans Fischer,1881–1945), 于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医学博士,并任化学教授,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
1927:海因里希·奥托·维兰德(Heinrich Otto Wieland,1877–1957), 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发现并确定了胆酸的组成,获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
着名科学家
鲁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1858–1913),机械工程师,发明家,中学毕业时以最高分数获得了奖学金,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1875-1880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工学硕士,1890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柴油发动机。
卡尔·冯·林德(Carl von Linde,1842–1934),机械工程师,发明家,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制冷技术先驱,1872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制冷机,并创建林德集团。
迪欧道尔·甘岑穆勒(Theodor Ganzenmüller,1864–1937) ,机械工程师,酿造学家,1883-188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后任能源与酿酒设备学教授,20世纪啤酒酿造技术奠基人,蒸汽酿酒技术发明者。
路德维希·普朗特(Ludwig Prandtl,1875–1953),物理学家,1894年起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流体力学之父”。
鲁道夫·拜尔(Rudolf Bayer,1939-)计算机学家,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计算机数据结构“B树”(B-Baum)的发明者。
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 1969),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1903年起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专业,鲍豪斯创始人之一。
海因里希·格贝尔(Heinrich Gottfried Gerber,1832–1912),着名建筑师,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并任教,1867年发明了桥梁建筑史上跨时代意义的静定悬臂桁架梁桥(格贝尔桁架)。
哥特佛莱德·波姆(Gottfried Boehm,1920–),着名建筑师,1946年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获1986年普利兹克奖(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
奥斯卡·冯·米勒(Oskar von Miller,1855–1934) ,建筑学家,慕尼黑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硕士,近代土木及水利工程先驱,同时也是德意志博物馆创始人。
格哈德·阿普施泰特(Gerhard Abstreiter,1946–),物理学家,1968年起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并任教,获1987年莱布尼茨奖。
罗兰德·布里什(Roland Bulirsch,1932–),数学家,1954年起先后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数学,物理专业。1961年获博士学位并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学外推法以及数学角度高新技术。
克劳德·多尼尔(Claude Dornier,1884–1969),飞机设计师,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第二次世界大战Do17,Do217等战斗机设计者。
威利·麦瑟施密特(Willy Messerschmitt,1898–1978),飞机设计师,飞行器设计先驱。1918-1923年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工学,1930年起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M109,M209,M262等战斗机的设计者。
路德维希·纳茨斯(Ludwig Narziss,1925–), 啤酒酿造学家,酿造工程权威着作的作者,是这个专业国际着名的导师。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食品与酿造专业。毕业后多年从事专业研究并担任企业顾问。1956年获得博士学位,1958-1964年成为德国着名啤酒品牌Loewenbrau首席酿造师。
海尔姆特·简(Helmut Jahn,1940–), 美籍德裔建筑学家,1965年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1966年前往芝加哥。法兰克福博览中心,索尼中心,波恩邮政大厦等着名建筑的设计者。
社会名人
罗曼·赫尔佐克(Roman Herzog,1934–),政治家,慕尼黑工业大学顾问,1987年11月至1994年7月1日任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院长。1994年7月1日宣誓就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7任德国联邦总统,于1999年6月30日卸任。
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 ,德国近代着名作家,1894-1896年间,他参加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历史、艺术和文学课程。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和《魔山》,获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
奥斯卡·冯·米勒(Oskar von Miller,1855–1934) ,建筑学家,慕尼黑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硕士,近代土木及水利工程先驱,同时也是德意志博物馆创始人。
维耐尔·多灵格(Werner Dollinger 1918–) ,政治家,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经济专业,三任德国部长(1962-1966任财政大臣,1966-1969任邮电大臣,1982-1987任交通大臣)。
海因茨·莱布尼茨 (Heinz Maier-Leibnitz,1911-2000),政治家,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德国科协前任主席。
恩斯特·冯·西门子(Ernst von Siemens,1903–1990),企业家,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学硕士,卡尔·F·冯·西门子之子,西门子子公司建立者。
鲁道夫·克里斯(Rudolf Kriss,1903–1973),酿造学家,民俗学家,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食品与酿造工程专业,圣诞传统保护发起人,纳粹牺牲者。
瓦特·凯斯勒(Walther Kessler,1930–2006),物理学家,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学博士,食品工程专业教授,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前任校长(1976-1994)。
约瑟夫·米勒(Josef Miller,1947–),政治家,1969- 1972年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农学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98年起任巴伐利亚土地与林业大臣。
米尔伯格(Joachim Milberg,1943–),工程师,企业家,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加工技术专业并获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宝马集团董事长,2004年起任监事会主席。
海因里希·沙德伯格(Friedrich Schadeberg,1920–),企业家,1947年起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食品与酿造专业并获硕士学位,Krombacher啤酒厂创始人。
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 1937–),慕尼黑工业大学企业经济专业硕士,罗兰贝格国际咨询集团创始人。
海因里希·冯·皮埃尔(Heinrich von Pierer,1941–),企业家,慕尼黑工业大学管理顾问,1992-1995年任西门子集团董事长,2005-2007年任监事会主席。
沃尔夫冈·兹巴特(Wolfgang Ziebart,1950–),企业家,曾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并获博士学位,英飞凌集团董事长。
里昂·科尼希(Leo Koenig),酿造学家,慕尼黑工业大学食品与酿造专业硕士,杜伊斯堡Koenig(国王)啤酒厂创始人。
霍斯特·韦德曼(Horst Wildemann 1942–),经济学家,1988年起任慕尼黑工业大学物流专业教授,德语区经济学“看板”理论权威。
乌尔里希·瓦尔特(Ulrich Walter,1954–), 物理学家,宇航员,2003年起任慕尼黑工业大学空间技术学院院长。
伯德·皮施里德尔 (Bernd Pischetsrieder,1948–),企业家,慕尼黑工业大学工学硕士。1993-1999年任宝马集团CEO,2002-2006年任大众集团CEO。[SITESERVER_PAGE]
王小慧(Xiaohui Wang,1957–),中国着名摄影艺术家,1987-1991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慕尼黑工业大学助教。1991年起先后在世界多家着名出版社出版过20余种个人摄影集和书籍,其中影响最广泛的为2001年在英、美、德国出版的肖像摄影专集《从眼睛到眼睛》和中文版《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此书获上海市优秀图书奖),以及观念摄影系列作品集《花之灵》、《本质之光》。曾在多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举办过20余次个人摄影展。作品数次获国际奖项,并为许多机构及私人收藏。1998年入选由英、美、德跨国出版公司编撰的《150年大师摄影作品集》。2001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十世纪文艺图志·摄影卷》。2002年编入《世界10位女摄影家作品合集》。2001年被上海同济大学艺术中心及传媒艺术学院、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现代图像艺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3年在同济大学建立艺术工作室,并任上海汽车城安亭新镇(德国城)艺术总监。
孟立秋(Liqiu Meng),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图学研究所所长,孟立秋教授当选该校第一副校长,从而成为跻身德国高校管理层的首位华人。孟立秋1988年至1994年就读和工作于德国汉诺威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到1998年在瑞典从事科研教学工作;1998年至今在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任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图学研究所所长,2006年起兼任土木工程及测量学院副院长。
申请须知
申请慕尼黑工业大学需要提交:入学申请表格(化学、数学和情报科学专业需要填写特制的申请表)、APS考试通过证书、入学前就读学校官方成绩单及官方认证的德文翻译件、入学前就读学校的毕业文凭及官方认证的德文翻译件、个人简历(详细描述之前的学习经历)、个人申请陈述、院系排名前20%证明、教授推荐信、DSH二级证书或德福(TestDaf)考试成绩(各科均在4分以上)、英语专业按各系要求不同一般需要TOEFL成绩和实习证明,详见各专业主页招生说明。申请冬季入学的截止日期为7月15 日,申请夏季入学的截止日期为1月15日。
学校排名
德国《明镜》杂志
2005年的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均名列德国第一。
德国《焦点》杂志
2004年的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均名列德国第一。
2005年的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均名列德国第一。
2007年的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均名列德国第一。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
2004年的全球大学前200排95名。欧洲大学前50排32名。
2005年的全球大学前200排105名。欧洲大学前50排40名。
2006年的全球大学前200排82名。欧洲大学前50排27名。
2007年的全球大学前200排67名。欧洲大学前50排20名。
2008年的全球大学前200排78名。欧洲大学前50排26名。
2009年的全球大学前200排55名。欧洲大学前50排14名。
2010年的全球大学前200排58名。欧洲大学前50排18名。
2010年的全球大学前200排54名。
美国《新闻周刊》
2006年的全球大学排名第81名。
《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
2011年的全球大学前500排47名。欧洲大学前100排9名。
2010年的全球大学前500排56名。欧洲大学前100排15名。
2003年的全球大学前500排60名。欧洲大学前100排14名。
2004年的全球大学前500排45名。欧洲大学前100排8名。
2005年的全球大学前500排52名。欧洲大学前100排11名。
2006年的全球大学前500排54名。欧洲大学前100排11名。
2007年的全球大学前500排56名。欧洲大学前100排14名。
2008年的全球大学前500排57名。欧洲大学前100排15名。
国际声誉
洪堡基金会五年来的统计数字表明,在国际声誉方面,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全德国名列第一,是最受国际学人喜爱的德国大学。洪堡基金会是一个资助外国尖端科学家的组织,每年资助来自世界各地的1800多名科技人员来德国从事科研工作,与130个国家的两万多名前洪堡人员保持着联系。
慕尼黑工业大学不仅因为其出色的教学质量而闻名于世,更因为其学习周期短而闻名于德国高等教育届。其学位课程在德国大学中是最短的。大多数国际客座科学家都选择慕尼黑工业大学作为自己进行科研的所在地,其中外国学者最多的系是化学系。排名在慕尼黑工业大学之后的分别为乌尔姆大学、海德堡大学、拜罗伊特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校长赫尔曼 (Wolfgang A. Herrmann) 说,世界各国的客座科学家之所以优先选择慕尼黑工业大学,是因为该大学的科学研究具有独特性。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训是:“立足于拜仁,成功于世界”。赫尔曼高兴地说,这一口号也成了高水平的外国科学家奋斗的目标。
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德国最着名的《明镜》(Der Spiegel)杂志和《焦点》(FOCUS)杂志2004年,2005年,2007年的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均名列德国第一。具体排名如下:
慕尼黑工大(第一) ,慕尼黑大学(第二),弗莱堡大学(第三),海德堡大学(第四),柏林洪堡大学和图林根大学(并列第五),斯图加特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大学(并列第七),曼海姆大学(第九),亚琛工业大学、波恩大学和康斯坦茨大学(并列第十)。
2008发表的最新官方德国大学排名中 (CHE的德国大学科研排行榜),慕尼黑工业大学再次蝉联第一。排名前十的学校分别是:慕尼黑工业大学,弗赖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海德堡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和科隆大学。
2006年德国政府设立精英大学,相当于中国的名牌大学,这意味着学校将获得更多的经费和更高的声誉,2006年10月13日,由德国科研联合会(DFG)和科学委员会(Wissenschaftsrat)组成的专家组在波恩作出决定,将慕尼黑工业大学评选为首批享受德国国家重点资助的三所“精英大学”(Elite-Uni)之一。“慕工大是巅峰”("TUM ist Spitze") 的口号已经在德国家喻户晓,响彻欧洲乃至整个世界。
合作院校
慕尼黑工大作为一个倡导教育国际化,人才输出全球化的大学,和世界上近百所大学有着良好的科教合作关系,其中包括:
斯坦福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美国),剑桥大学(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英国),苏黎世理工学院(瑞士),维也纳大学(奥地利),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哥本哈根理工大学(丹麦),悉尼大学(澳大利亚),东京大学(日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清华大学(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同济大学(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浙江大学(中国),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
若需要了解学费及申请材料准备等详情,请致电021-62883001咨询
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给您回电",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 1860111****
固话前请加区号:如 010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