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美国 >> 专家视点 >> 正文

《阿凡达》奇迹催热美国影视动漫专业

https://www.wiseway.com.cn 发表于:10-01-21 10:05:59 浏览: 10429 来源:echo

 

本文来自威久留学专家ECHO的博客 

    作为一个超级影迷,《阿凡达》我看了两遍,从观影的角度,我赞赏詹姆斯卡梅隆的气魄,十年磨一剑,一剑震江湖。如同90年代《泰坦尼克号》引发的观影狂潮,此次《阿凡达》又将3D技术推向了一个发展高潮,引起全世界对该技术发展的期待。

     

同时,从一名从事多年国际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阿凡达》表现了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反映了美国教育对创造力的重视。而在中国,这个寒冷的一月,只有一部名为《孔子》的国产影片与《阿凡达》这只猛兽同台竞技。当美国为人类创造出一个未来世界时,中国只有两千多年前的至圣先师迎战,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还是我们依然徘徊在现代文明的门外不愿跨进?深究其原因,两国电影的差距,其实就是两国人才的差距。而这种人才差距,其背后反映的,是两国教育的巨大差距。那么中国的未来教育在创意上应该如何发展?创意如何形成产业链?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做深入介绍和分析。

1. 在中美不同的教育体制下,两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的素质,想法,能力和创意发展上也有巨大的区别。

一个人的创造力应该是从小得到启蒙,鼓励,认可,并且体现到他将来的职业选择上。在中国,其实我们并不缺少像《阿凡达》这样富有想象力的种子,只是很缺乏可以让想象力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环境和土壤。中国的教育从小就禁锢了孩子的创造力。通常情况下,中国的孩子如果画了天外来客的画或是做了异想天开的事,不会得到赞扬和鼓励,而只有考试分数高的孩子才会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这种禁锢创意的教育模式一直延伸到孩子的整个学习阶段,从小学到大学。等到孩子真正从业后,试问会有多少学生能在自己的思维被禁锢20几年后,思维方式已经成熟的状态下,能再激发出自己的灵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公司创收呢?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严重限制了中国教育产业的发展。

说起美国的教育,我想起我在美国出差的一件事。2009年我完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访问后,从旧金山转机飞回北京。到旧金山机场的候机大厅,我发现有20多学生还有几位老师在激烈的讨论着,他们统一着装,前面竟然伯克利分校的logo,出于职业经验,我马上走上前和他们交流起来,得知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本科大三的学生我看到他们每人的衣服后面是6个并列的名字和商标,好奇的询问他们衣服后面的商标是什么意思得到的答案是那是他们自己找的赞助商,包括当地的电子企业,传媒公司,广告公司。当被问到他们去哪里时,他们说要去中国待3周左右。接着,其中一位同学拿出来一本厚厚的书,给我看。那本书大概有200多页,铜版纸彩印,非常精美。开始我以为是他们购买的中国旅游指南之类的书,但是拿到手里后,才发现是他们专门为此次中国之行制作的一本手册而且全部他们自己设计、网上找材料编辑、排版并找专门的印刷厂印刷的,人手一册。书的封面是自己所在学校名字,目录第一章是北京,第二、三、四站分别是上海,杭州和香港。因为他们都是学建筑的,就希望能看到不同理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城市的建筑风格。目录非常详细,比如在第一章的小目录包括了北京胡同的历史,酒店介绍,还有烤鸭介绍,以及每天时间的具体安排。目录后面是编辑人员的名单。特别有意思的是,每个学生的英文名后都附上了中文名字。中间是正文,每一处要去的地方和要吃的小吃都介绍的特别详细,拿烤鸭举例,怎么吃烤鸭,第一步摊饼,第二步放肉,第三步卷饼。每个讲解后都配有图片。

说到费用问题,我被告知活动学生们自己找公司拉的赞助,从机票到住宿,等等。可以看出,他们活动特别充实,组织特别有条理。在整个活动的组织中,无处不体现他们的创意。他们给我的触动特别深,我在想:中国的本科生能不能自己组织这样的活动,有没有有团队合作能力,有没有类似的创意,敢不敢想,社会会不会打击他们,是否认可。中美两国,一个是给了无限的发挥空间,而一个是不停的打击你。美国的学生到了企业后,会马上贡献自己积累的想法,去实践,成为某一行业的生力军。而中国的学生出了校门后,踏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回炉重学。

因此,如果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不改革,中国就永远不可能培养出卡梅隆这样的导演,更不用说,什么诺贝尔人才了。如果中国不出那样的导演,那中国也就永远拍不出在想象力、价值观、人文情怀和高新技法上能击败美国的影片来。更不用说,什么占领世界产业链高端了。归根结底,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文化创造力,并努力为学生创造能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肥沃土壤。文化创造力与我们的生命、精神和灵魂渗透程度有关。《阿凡达》耗时12年,它的巨大成功就是文化创造力的彰显。提升文化创造力,在这个灵魂探索的过程中,思想的内涵和美学的品位逐渐萌芽、摸索、发展而成型。这是中国教育亟需向美国学习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打印】 【返回
在线答疑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