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实现垃圾减量化。怎样做到呢?外出购物时包中装一个折叠式购物袋,省却购物时的外包装;不喝瓶装、罐装饮料,外出自己带杯子;买预处理蔬菜,适量烹制食物,以减少厨余;果皮、叶子等放在大花盆里作为花肥;购衣时认真考虑用途,件数少,非至破损,继续穿用;不备烟灰缸,客人也不准吸烟;有人需要的东西尽量送出去。
位于阿尔卑斯山贝希特斯加登国家公园中的皇帝湖,是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每年夏季,这如少女般秀丽的湖水都会吸引上百万游人。尽管游人如织,但这个美丽的高山湖泊却始终清澈碧蓝,你见不到一个漂浮物;即使是在一个又一个城市森林中,你看不到人们丢下的废弃物,哪怕是一张报纸。德国南部小城菲森,风景秀丽、山青水绿,是著名的旅游度假地,每年的游人达百万之多。然而,菲森至今没有高速公路。据说,这是因为人们担心,修建高速公路不但会侵占大片山林,还会造成这一地区车流量过多,而大量的汽车废气会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这里迷人的风光。
德国境内虽然森林成片,树种繁多,但在德国很难买到火柴。因为当地人认为,德国树木“不是很多”,做火柴的成本太高,也不利于环保。
事事注重务实的德国人,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从小时侯就已经抓起。德国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到学校注册报到,就会领到一册环保记事本。记事本封面一片绿翠,上面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常见的风景一样。这不是做作业的练习本,也不是一般的日记本,而是环保记事本。环保记事本的设计精心别致,每一页左上角都印有精美的风光照片,编者告诉孩子:要热爱大自然,热爱优美环境,也热爱身边或大或小、或强或弱的生灵。
一个小学生的环保记事本上这样写着:周一,我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一马克的零花钱;周二,睡觉忘了关灯,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周三,上图画课时连撕了3张白纸,老师说,造纸要消耗木材和大量的水,我感到惭愧;周四,我发现妈妈只为洗两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浪费水、电,妈妈接受我的建议,等衣服积多些再洗;周五,哥哥得知开赛车会排放有毒废气,就想出了弥补的办法――每人每年额外种20棵树;周六,爸爸去超市购物准备开车去,后来听了我的话改乘公交车,既节约了汽油,又减少了汽车废气的排放;周日,我丢垃圾时发现没有分类,于是不顾臭味将垃圾分类后才丢入垃圾箱。
分类丢弃垃圾的习惯孩子们早在幼儿园就已养成。孩子们喝茶进餐用的杯碗都是玻璃、金属或是瓷器的,没有塑料和纸,这些都可以重复使用。德国小学生也轮流值日,值勤内容是负责能源节约――只有在光线不足时才开灯,且先打开远离窗口一边的灯,以后才用临近窗口的灯,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照明。冬天供暖时,气窗不打开,因为热空气浮在上面,不能被“漏”掉,下面的大窗只在课间开启5分钟左右,达到通风换气目的;当教室里够热时就关闭暖气。在自然的怀抱中,孩子们学着种树种花甚至种庄稼,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和大自然的恩赐。学生还参加太阳能玩具制作大赛、健康早餐会等活动。在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的希夫海德―科林生态保护区,有专门为孩子们建立的小农场,孩子们有时也会到这里来住上一周,学习生态保护和生态农业知识。
这些看起来是小事,实际都是保护环境的大事,生态环保体现着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文明与素养,德国环境保护开始于每一名消费者,决定于他们如何行动。如果世界人人都有这种环境意识,人人都这样做,自然会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新的气象。生态的改善与千家万户的切实利益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不仅仅是德国而是需要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参加进来,行动起来。那样我们的家园就可以更加美丽。
建设我们的家园,期待由你做起!
详情请咨询:010-68946699-欧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