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加拿大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都会申请一份助教工作,赚钱补贴日常开销。我所在的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ofGuelph)素以慷慨闻名,不仅助教工资在安大略省名列前茅,每年还可以报销200 加元(约1400元人民币)的视力保健费。
当然这种“慷慨”是有原因的,是当地工会和学校讨价还价的结果。
助教工资缩水一半
刚到加拿大第一年,我就申请到了助教职位,第一年拿到4000加元(约2.8万元人民币)的工资。第二年,当我打开助教的录用合同时,吓了一跳,工作量与去年相同,但工资却只有去年的一半,原因是所有的工作量以时间为单位,同样的报告批改工作,原来算10分钟,现在却只算5分钟,如此一来,一个学期2000加元(约合1.4万元人民币)就蒸发掉了。在留学的日子里,生活本来就紧巴巴,如此一来,可怎么办?
这期间我第一次领教到工会的势力。他们“点名”要校领导出席薪资谈判会,讨价还价到深夜;他们的会员遍及每个大学,助教、短期授课的老师都是他们的“保护对象”,没想到这一次轮到我这个外国人被保护了。
我和另外一个助教Kelly一起去找工会。介绍完自己的情况,工会坚决地站在了我们一边,他们建议我们开始“集体鸣冤”(GroupGrievance)的程序:先由工会代表起草“冤屈信”(GrievanceLetter) ,将劳方――也就是助教们所受的不公正遭遇陈述清楚,我们签名同意后,工会将正式的信函发到相关院系,并提议“见面谈 ”。
我们的“冤屈信”递上去几周,学院管理层、工会代表和我们几个助教参加了“鸣冤”见面会。会前,工会代表告诉我们,不用紧张,我们什么也不用做,事情全包给他们了,我们只要坐在那里就行。工会主席还开玩笑似地说,我们得多带些人去,以显示我们并不是弱势的一方。
院领导几乎全来了
见面会上,院里的主要领导几乎全来了,有系主任、人事部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我们这边有工会主席、工会工作人员和助教。工会的代表们看起来都是20岁左右,个个活力四射、据理力争。工会主席把我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一条一条罗列出来,院方的领导则很坦率,表示这还是院系第一次收到这种信,之前不知道助教们承受了这样重的工作负担,但是最近学校财政出现赤字,各个院系的预算都在减少。工会代表们据理力争,称助教们都是经济上的脆弱群体,他们依靠工资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需要稳定的生活保障。最后院里表示,将尽快提出解决方法。“见面会”速战速决,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但据说,很多纠纷没有这么简单,遇到这种情况,工会一方就会打“消耗战”,一直谈到深夜,直到院方撑不住,只好退步。
两三周后,我们收到工会的通知,说系里面已经做出了回复。院方增加了我们的工资,虽然没有恢复到去年的水平,但工作量也相应减少了,我们也就同意了。
等我们拿到钱,已经是圣诞节――学期末最后一次发工资的时候。“多得”的钱有600多加元(约合4200元人民币),我还着实高兴了一阵,这差不多够我一个月的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