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剑桥,就会想到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传世名诗《再别康桥》。诗人眼里的剑桥,是以文字绘就的一幅内涵隽永、意境迷人的水彩画。
从此,剑桥这个名字,就牵动着多少中国人的心灵,成为多少中国学子心里化不开的情结。
剑桥又名康桥,是“Cambridge”的另一种中文译法。虽然是第一次游览剑桥,眼前的一切又仿佛是那么的熟悉。因为我已经不知多少次在图片里、在故事中看过、听过、感受过剑桥优美的景致,不知多少次在心里梦里勾画过剑桥的轮廓和印象。走近剑桥,当我一眼望到清幽的康河和古老的小桥,似乎立刻感悟到了她的自然灵性和脉脉温情,诗人的浪漫心语顿时飘入脑海: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细的波纹;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风景秀丽的剑桥镇因英国著名的皇家学院――剑桥大学而世界闻名。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剑桥的31个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只有10万人左右的小镇里,著名的康河横贯其间。
剑桥大学在英国《卫报》全球大学综合实力等级评估中获总分第一名。
漫步在剑桥曲曲折折的街道,满目皆是精雕细绘、线条秀美的建筑群,窗外吊挂着成排的花篮,一簇簇红色、黄色、紫色、蓝色和白色的小花欣然地盛开着,点缀着经历过几个世纪历史的褐色的外墙,相映成画。这样的风景虽然在英国的其它许多城镇也可以见到,我却总感觉剑桥的街道更美,因为她有一种脱俗的韵味和气质。
许多著名学院都有精致的后园,有草坪、花圃、树木、水池,经常可见有人坐在后园的长椅上读书,优雅、恬静。
国王学院教堂是剑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扇形穹隆和记述圣经故事的彩绘玻璃庄严肃穆,幽暗柔和的光线投射进教堂内,更显高贵和神秘。据说在每年的圣诞节,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都会在这里向全世界现场直播圣诞歌声。
牛顿曾是剑桥三一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又当了剑桥的数学教授。我在三一学院努力找寻牛顿发现了地心吸力原理的那株苹果树,有人告诉我,现在补种的是那株苹果树的孙子。不过我还是没有找到。据说剑桥的教学实行独特的导师制,就象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所写的那样,学生由导师挑选。教育方法强调以自学力主。学院则负责学生的住宿,膳食,文娱活动及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剑桥不仅是科学家的摇篮,也是孕育文学家的地方。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徐志摩写道:“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短短半天时间,对剑桥的印象仅限于此,却已激发我无限的思绪和联想。何时再来剑桥,去深入地探究她的思想深处,已是我的下一个梦想。
挥别剑桥,我会再来的。
身处英国,你会深深感受到这是一个悠闲的国度。在路上,你看不到行色匆匆的行人;路边的长椅上和草地上总是有人坐在那里闲谈或读书;在咖啡馆和酒巴里人们慢慢地品着啤酒或咖啡,仿佛在品味英国人几百年来一层不变的生活。在英国,放眼周围的环境,满目葱绿,一尘不染,空气清新,连阳光也是温柔的。在这样环境的净化下,烦躁的心也会变得平和下来。
在坎特伯雷的日子里,有一天晚上实在是无聊之极,就和同事一道上街去逛。心里想象着国内夜市那种热闹的景象,口袋里装进几十英镑,准备大肆消费一番,也犒劳一下最近被西餐弄坏的胃口。到了街上,不禁让人大失所望,走了几条街道,见到的所有商店都挂着“CLOSED”的牌子。只有麦当劳店还亮着灯光,不过几天来吃了太多的薯条和汉堡之类的东西,实在是不想再进去。只好在路边的自动柜员机买了瓶可乐,就悻悻然返回了。
后来才知道,街道上的商店晚上五点半钟就准时关门,如果你想买东西,就只有面对无处不在的自动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