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康涅狄格州;
建校时间:1701年 ;
学校网址:http://www.yale.edu
大学排名:2007年美国大学排名第3 ;
在校人数:约1.1万人;
1701年,在北美洲新英格兰地区的康涅狄格州,一个名叫詹姆士・皮尔庞的英国传教士代表他所在的传教团捐出40本书,希望建立一个旨在培养青年学习科学和艺术,为教会及社会服务的学校。这个构想在1701年10月经康涅狄格州议会表决后获得通过,学校正式成立。171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位高级官员伊莱休・耶鲁先生向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捐赠了一幅英国国王乔治一世的画像、一些书籍和其它在今天看来非常微不足道的器物,结果有幸以自己的名字重新为这所学校命名,这就是后来名震遐迩、同无数杰出人物的名字连在一起、迄今已经流芳三百年的"耶鲁大学"。
40本书奠基的耶鲁
1638年,北美康涅狄格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一批英国殖民者乘船飘洋过海来到昆尼皮亚克海湾定居,并使之逐渐发展成为繁荣的纽黑文新港。约翰・达文波特牧师认为教育可以让欧洲文明在美国生根,遂倡议在这里建立大学。虽然他的计划屡屡遭挫,但其思想却影响了当地的许多人。1701年,以詹姆士・皮尔庞为首的一批公理会传教士说服康州法院同意成立一所教会学校,使青年"可以学习艺术和科学……为教会和国家服务",10位受托管理学校的牧师从他们藏书不多的图书馆里拿出40本书,作为建校的资本。
1701年10月,牧师们推举哈佛大学毕业生亚伯拉罕・皮尔逊为第一任校长,教会学校于是正式成立。但直到第二年3月,学校才有了第一个学生雅各布・海明威。1707年,第一批18名学生被授予学士学位。开始的时候学校没有校舍,学生分散在康州的6个城市学习。1716年,托管人投票一致同意将学校迁至纽黑文。
171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高层官员伊莱休・耶鲁先生向这所教会学校捐赠了9捆总价值562英镑12先令的货物、417本书以及英王乔治一世的肖像和纹章,这些现在看起来极其普通的物品,在当时对襁褓之中的耶鲁简直是雪中送炭。为了感谢耶鲁先生的捐赠,学校正式更名为"耶鲁学院",它就是今日耶鲁大学的前身。
后来耶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与康涅狄格州政府的关系不断改善以及耶鲁校友的鼎立相助。早期的耶鲁学院每年曾从政府获得少量的殖民地公共基金的资助,但在1763年,为了保持学校的私立性质,摆脱政府的控制,学校同州政府分道扬镳,以后不得不依靠自身苦撑了40年。1792年独立战争后,校方才再次说服当时的康州州长加入耶鲁校董事会,州政府为耶鲁重新注入了资金。
然而,由于以后学校的发展越来越背离教会学校的宗旨,民主思想日益浓烈,1817年,州政府下令给学校"断炊"。于是,耶鲁不得不向毕业生求援,1827年它成立校友协会,依靠校友的捐助顽强地发展下去。
18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耶鲁学院在伯克利主教、斯泰尔斯牧师、波特校长等的不懈努力下,逐渐由学院发展为大学。至20世纪初,随着美国教育的迅猛发展,耶鲁大学已经发展到了惊人的规模。不仅如此,耶鲁学子还走出耶鲁,先后创建了多所美国著名大学,如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耶鲁在美国大学首创了住宿学院,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耶鲁学生哈克尼斯在时任校长安杰尔的影响下于1930年向学校捐赠了1500多万美元,修建了8所住宿学院并购置了教学设备。住宿学院的兴起和发展,吸引了大批社会名流包括著名的政治家、评论家、作家、艺术家、新闻记者等涌入耶鲁,为耶鲁的繁荣兴盛作出了贡献,也扩大了耶鲁在世界的影响。
教授作主的耶鲁
耶鲁大学最重要的管理特色是教授治校,这一特色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建校初期,经过三代校长的努力,耶鲁逐渐形成了董事会不具体参与校务管理、而由教授会治校的法规。在当时的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
由于教授有职有权,他们对学生的利益特别关心,对学院的名气尤为重视,对教学质量要求也非常严格。同时,它使学校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独立性,以至耶鲁首创的学校董事会不驻校制以及权力机构校外制等被后来成立的许多大学竞相采用。
300年来,不管耶鲁的管理体制如何演变,但重视和信赖教授的传统代代相传,它反过来又激励着教授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和能力,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教授会的威信,也加强了教师的独立性。耶鲁大学既没有庞大的脱离教学的行政人员队伍,也没有专门的行政大楼。若问这所世界驰名、富甲一方的大学的校长在何处办公,人们会告诉你,校长的办公室在最小、最不显眼的小楼里。
既然教授在耶鲁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本身的素质当然要十分过硬,耶鲁的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挑选。教师们学识超人,学生对他们非常崇拜;但由于他们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教师同时也很敬畏,私下里为那些严厉的老师取了很多形象的绰号。但耶鲁的学生非常幸运,他们很早就能得到德高望重的名师的亲自授课,这是耶鲁学生素质高的原因之一。
“能学会玩”的耶鲁
英才辈出的耶鲁大学的学生学习起来几近疯狂,但同时,耶鲁人可说是"能学会玩",学生可以灵活地自行休假。只要成绩优异,学生任何时候可以离开学院一学期或一学年,利用这一机会去工作,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或去旅游放松。耶鲁是所开放的、能容纳各种思想的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力求尽善尽美。耶鲁鼓励学生学习一切陌生的东西,尝试一切愿意尝试的事情。这不仅体现在学术争鸣上,也体现在学生的业余生活上。耶鲁每年要公开举行音乐会1000余场,定期邀请著名演员和导演到校园访问、演出和演讲。有90%以上的学生自愿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体育水平很高。1894年恢复奥运会比赛以来,耶鲁先后派出数百名运动员参加角逐,获得50多枚金牌。耶鲁的棒球队具有 水平,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耶鲁求学期间,就是一名优秀的棒球手。
耶鲁以盛产政治家闻名,因为耶鲁学生有关心政治的传统。校内有许多政治组织,持不同观点甚至对立观点的组织和平相处,如有组织严密的"青年共和党人"和"青年民主党人"以及最活跃的"耶鲁政治联盟"等。耶鲁学生的这些组织经常展开辩论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如60年代抗议美国入侵越南、80年代抗议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等。耶鲁的政治辩论非常活跃,常常引起美国政界和舆论界的高度关注,人们似乎从一场场激烈的学子论战中看到了未来的美国政坛新星。
虽然耶鲁是一所令全世界学子高山仰止的名校,但耶鲁的门槛并非高不可攀。相反,耶鲁从很早开始就对聪明好学但家境困难的学子给予特别关怀和照顾,如降低学费等。耶鲁的理念是,优秀的学生是出色的学校的保证。这些学生可能来自农场或平民窟,他们的父母可能一贫如洗,但耶鲁不管他们是何种肤色、何种民族、哪国公民,都有责任发现并培养他们。由此,很多出身平平的有志青年从耶鲁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