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莱顿大学访学虽只有一个月,但所见所闻使我感受很多。概括地说,我们对荷兰的了解还很不够,无论历史还是现状。在莱顿大学汉学院图书馆可以找到30多万本中文书,有关中国的西文书也有约5万册,而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书目中,用中文搜索“荷兰”也只能找到214条书目,这种差距显而易见。
荷兰国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万,但荷兰对近代以来世界文明的影响,却是难以估量的。荷兰是近代欧洲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源地,美国政治传统的很多因素可以追溯到荷兰。现代荷兰依然在很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荷兰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在美国与法国之后,其中蔬菜与花卉的出口占世界第一。在科技方面,先后有15位荷兰人获得诺贝尔奖。在社会科学领域,2002年美国科技情报所编辑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选自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期刊,其中美国的期刊占第一位(1003种)、英国占第二位(386种)、荷兰竟占第三(99种)。在这些现象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则是被称为“荷兰模式”的文化传统特征。
莱顿节
莱顿大学是荷兰最古老的大学,是争取自由的产物。1572年尼德兰北部爆发反抗西班牙统治的起义,遭到西班牙军队的残酷镇压。1574年莱顿被西军围困了近一年,城内弹尽粮绝,死伤近半。面对西军的诱降,起义军坚决不屈服,直到奥伦治亲王率军从北部增援,西班牙军队才撤围。1574年10月3日,奥伦治进入莱顿,他被莱顿人为自由而战、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动。奥伦治提出送莱顿一所大学,他说只有大学才能永葆自由之精神。1575年莱顿大学正式成立,至今已有430年。莱顿大学的座右铭就是“自由的堡垒”。此后每年10月3日遂成为莱顿传统的庆祝日,人们在圣彼得教堂门前载歌载舞,欢庆自由,吃白面包加鲱鱼,那是当年奥伦治援军带来的食品。后来莱顿市立法,使这一天成为法定的“莱顿节”,全市放假一天。
我正好赶上2005年的莱顿节,由于10月3日连上了周末,庆祝也就提前开始了。市中心的一些街道禁行机动车,改为游乐场,荷兰各地的人们也前来凑热闹,那喧闹的场面只有我们春节游园会可与之相比。我挤过很多食品摊子,才找到那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食品。这是一种普通的条形白面包,里面夹着两段似乎是熏过的鲱鱼,还有一些生洋葱粒。我环视周围,游人吃什么的都有,似乎没有人特别在意这种传统食品,但我却细细地品尝其中的味道。有人认为,这种欢庆自由的方式,在北美殖民地加进了庆丰收的内容,就成了感恩节。
宗教自由传统与“五月花”号
17世纪的莱顿几乎是一个宗教避难所,云集了欧洲各地的宗教受难者。有来自西班牙、葡萄牙的犹太教徒,有来自英国的清教徒,还有法国胡格诺派信徒。有统计显示,1609年,莱顿4万人口的1/3是在国外出生的。英国驻荷兰官员曾要求莱顿驱逐异端分子,莱顿官员说,他们没有理由驱逐任何遵守法律、正直生活的人。这些清教徒当年的住房和教堂,现在作为自由莱顿的象征,已成为旅游点。莱顿有美国移民博物馆,里面虽没有什么实物,但有很多书籍和电子资料,对了解移民去北美前的生活思想状况很有帮助。100多名去北美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的英国清教徒就是乘坐“五月花”号帆船从莱顿起航的,此前他们已在莱顿生活了10多年。莱顿市里有以“五月花”命名的旅店,还有美国殖民者后代联谊会。“五月花号公约”也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治契约,在美国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也是宗教契约转换成政治和社会契约的历史证明。这种宗教契约正是这些新教徒在荷兰生活的一部分,新教教堂的牧师是选举出来的,连当时莱顿的市政官员也是选举产生的。
中世纪欧洲人的婚礼首先是一种宗教仪式和契约,而且只有在正统教堂的婚礼才是合法的,但荷兰人首创了为宗教少数派在市政厅登记结婚甚至举行婚礼的先例。因为虽然荷兰大多数人是新教徒,但仍有很多天主教徒,不可能强迫他们去新教教堂结婚,也不能禁止他们成婚。所以,莱顿索性规定只有世俗婚礼是合法的,至于新人在世俗婚礼后去什么教堂是他们自己的事。一般新人结婚前要准备三套通知,除了给亲友外,还要给市政厅和教堂。这一世俗婚姻模式也被殖民者带到了大洋彼岸。学术界很多人认为,西方的宗教宽容起源于英国1689年的《宗教宽容法令》,政教分离是美国宪法的首创,其实这些在荷兰尤其是莱顿早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实了。
近代联邦制和共和国
荷兰是近代联邦制和共和政体的诞生地,1581年荷兰北方各省就组成了联省共和国。比洛克在《政府论》中驳斥菲尔麦君权神授的保皇观念早了100多年。在欧洲各国乃至世界除了皇帝女王不知还有其他政权形式的时候,荷兰共和国尤如黑暗中的一颗明星。17世纪的荷兰不仅在政治体制上,而且在经济(如织染、钻石加工、造船)、法律、哲学、科技、航海、水利、绘画、园艺等方面都走在了欧洲前列,共和国的鼎盛时期也是荷兰的黄金时代,这绝不是偶然的。荷兰的这两种政治体制都被新生的美国所继承,北美各殖民地联合反英的独立战争,几乎就是当年弱小的荷兰各省联合起来反对强大的西班牙专制的翻版。美国建国者们对荷兰这段历史非常熟悉,他们也多次提到荷兰的经验。同样,美国独立战争得到了荷兰人的支持,虽然这种支持不乏功利考虑,但在大多数荷兰人看来,美国人摆脱英国统治,就好像他们以前反对西班牙人。荷兰人对美国建国及其以后历程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应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在莱顿看到的资料显示,至少有5位美国总统是出自荷兰移民的后裔,他们是U•S• 格兰特、老小罗斯福和布什父子。在20世纪初甚至有史学家说,美国的母国不是英国,而是荷兰。至于后来的学者为什么忽视荷兰对美国早期发展的影响,我想语言限制可能是原因之一,因为大多数研究美国的学者不懂荷兰文。
浮地模式
大家都熟悉“上帝造海,荷兰人造陆”的说法,荷兰人自己说,“上帝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创造了荷兰”。后面这句话虽有些逻辑不通,却有半句实话。但“造陆”对荷兰人性格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则很少有人探讨。直到近20年来,荷兰产业关系逐渐为世界注目,才将“浮地模式”经验总结出来。“浮地”指一块低于海平面的土地,四周被堤坝围起来,淘干里面的水后形成的土地。荷兰约40%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在“浮地”上生活的人必须相互协助,齐心合力,随时防备堤外的水患。这意味着人们必须相互宽容,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与自然或外部威胁的斗争上。人们发现,在当代西方各国中,荷兰人的劳资关系最和谐,罢工次数最少,因罢工造成的损失也最少。在欧盟其他国家的失业率在9%左右徘徊时,荷兰的失业率只有4%。于是,各国纷纷到荷兰取经,总结出了“浮地模式”。这一模式也被称为“郁金香模式”或“荷兰模式”,是继美国模式(泰勒标准模式)、日本模式(年功序列终身制)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关系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工会联盟和企业联盟被称为“社会伙伴”,所有相关的社会决策都要经过工会联盟、企业联盟和独立专家组成的三方委员会反复协商后推出。荷兰模式的本质是平等协商,即不管各方有多大分歧,最终都要相互让步、妥协并达成协议。长期艰苦恶劣的“浮地”生存环境使荷兰人形成了善于宽容、协商、妥协、共存的文化传统特征。这种特征不仅表现在劳资关系中,也反映在荷兰政治、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荷兰人说,他们现在正处于全球化浪潮的“浮地”之中,只有团结协助,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
有人说,荷兰模式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也有人说,“浮地模式”是荷兰地理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不能照搬到其他国家。我以为,荷兰模式的确不能照搬,但它对各国发展仍有启示作用。人们并非只在“浮地”上才能宽容协商、互助协作、同甘共苦,脚踏“实地”这么做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