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留学生人数位居全世界首位。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读大学的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留学生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14%。而中国留学生的去向,大都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
近10年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中国自费出国的留学生每年约有2万至3万人左右,其中18岁以下的中小学生(从幼儿园孩童至12年级生)就占到一半。每年春季,成为中国留学生申请出国的高峰期。中国的小留学生出国人数有增无减,势头强劲,留学浪潮已是一浪高过一浪,澎湃不止。面对方兴未艾的“小留学生”现象,有人发出疑问:小小年纪就出国留学,利大还是弊大?“镀金”的文凭,是否具有相应价值呢?
小留学生,到底面临着什么?
一般来说,小留学生以出国读私立高中的居多。他们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其父母也应该是70年代中期的人。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办理出国留学的中学生,已占所有出国人员的70%―80%。深圳大学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有86.6%的中学生希望出国学习。对于这一势不可挡的热门现象,人们见仁见智,褒贬不一。
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小留学生”的父母大都收入不菲,思想观念较为开放,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一些家长甚至自己也有海外留学经历,或父母一方或双方从事外经、外贸工作,对国外生活比较了解,或家境富裕钱多到不知怎样花。
当然,眼下的小留学生出国,包含有各种各样的心理苦衷和特异情况:有的家长屈服于孩子的软磨硬泡把孩子送出国;有些则是强迫孩子留学;有些是为把自己来路不明的钱“洗干净”把孩子送出国;有的把孩子留学当成曲线移民的第一步;有的看孩子在国内学习不好、没有前途而把他们送出去;还有的家长则是被中介公司“欺骗”把孩子送走的。
不论基于何种情况,出于何种目的,身处何种境地,这些父母和他们的孩子都无一例外地被想象中的海外美景强烈吸引。许多小留学生到国外陌生的环境中,由于没有在文化适应上做好心理准备,对较长文化磨合准备不足,留学心境日益糟糕,不是急躁就是萎靡。因对留学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环境相当陌生,小小年纪的他们很难以平常心接受这种文化差异。因而,小留学生留学的光景,多是三家欢喜七家愁,虽有一些成功者,但更多的孩子是跌入陷阱、坎坷和失落里。
每一位海外学子,都背负着父母的过高期望,在求学路上艰难前行。几乎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无奈。他们承受着学业繁重的压力,品尝着在异国他乡的艰辛,游弋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激烈碰撞中,而能享受到的超越自己的成就感,则如昙花一现般,少得可怜。
专家认为,孩子出国留学至少应该提前5―8年做准备,尤其是经济、文化认同和外语能力方面的准备。小留学生去留学,目的是考上外国的大学。而外国大学,尤其看重综合素质、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没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一旦出去,尝到的恐怕不是甜头,而将更多地吃到苦果。
曾看过一部题为《小留学生》的电视连续剧,感慨良多。该剧就是以近年来出国留学潮为背景,以中国大陆小留学生刘纯、熊立、温小小、裘知文等人在加拿大的学习、生活为主线,艺术、浪漫地讲述了一群中国大陆青少年在异国文化冲击下的人生经历,演绎出一部大陆小留学生在海外成长的撼动人心的奇异故事。曾有声音异议《小留学生》为宣传陷阱,因为这部电视剧过于虚构留学生活的美好,却对小留学生在国外的痛苦和烦恼视而不见。剧中角色相处相当融洽,这样的融洽在加拿大虽存在,但却属凤毛麟角。《小留学生》所告诉观众的是轻松悠闲的大学生活,与真实情况尚有距离,缺乏足够的人性关怀和直面现实的真诚。
不少身在异国的海外华人,也对此剧存有异议。一些有良知的老华侨忧虑地说:国内溺爱孩子的家长们,想用金钱为孩子铺设锦绣前程,愿望是美好的,但结果往往会坏于预期。他们说,在今天的小留学生身上,到底还能带给人多少励志色彩?那些勤奋、刻苦、节俭的中国留学生的传统美德,哪里去了?
综合来看,供养一名小留学生,家庭花费极其昂贵,家境也必须相当殷实。去声誉较高的美国私立中学留学,一年的学费在20―30万元人民币,加上生活开销,总费用每年要30―40万元人民币,且很少能申请到奖学金。这对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惜花巨资为孩子未来的成功出一把力,但孩子的表现多数是孤独无望、差强人意,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靠什么排解孤独无助?
在如火如荼的出国求学热浪中,会有多少小留学生被灼烧、被锻造、被改写?值得忧虑的情形是――中国小留学生,大多处于孤立无援、欠缺感情支撑的地步,没有亲人照顾、监督,需要独自面对文化冲击和生活挑战。
毕业于中科院力学所的博士史女士,现为一家科研机构重点科研项目带头人。2006年夏季,她将原在清华附中读书的女儿送往美国的一所私立高中读书。她说,身边曾有一些朋友送孩子出国读高中,有的效果颇好,但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心里忐忑没底。
是的,中国的小留学生,在美国读书的日子“并不轻松”。大部分出国读高中的小留学生,都是从11年级开始读起。在美国的高中体系当中,11年级是较难的一年,也是充满竞争性的一年。初到美国,文化差异、环境不同、听课困难等因素,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而由于美国大学录取对学生的区域来源有限制,在美国高中里,亚洲人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在留学生涯一开始的时候,几乎很少有小留学生不感到孤独的。据报道,孤独与无助,曾使一位来自大连的李姓中学生,到温哥华后几个星期就自杀身亡。相比大连李姓中学生,北京女学生杨洁则幸运得多。当她自费抵达英国读预科时,刚好17岁。在第一年,她过得也非常不开心,虽然在学校认识不少人,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心朋友,一切全靠自己。为学好英文,她不大与中国学生交往,几乎脱离中国人的圈子,时常感到孤寂。惟一的安慰是,与父母每天保持越洋电话交流,寻求精神上的支持。熬过了初来英国的孤寂后,杨洁开始变得独立和自信,为让父母更了解她在英国的情况,她把打电话改成写家书,每月两封。她说,要是想父母了,可以把父母的回信拿出来再看一遍,这样“感觉更温暖”。
在英国一所大学攻读经济学本科学位的颜小姐,也曾经历过小留学生生活,她从16岁起就住在英国寄宿学校并完成高中学业。她认为,“低龄学生在出国前应对留学有着明确的目标”,这样能集中精力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不会被异国的孤独感所淹没。她在英国最深的体会是:再辛苦也要有自信,相信自己,坚持、坚持,就能到达彼岸。在异国他乡,必须自己给自己宽心,思维开阔,随遇而安,乐于帮助别人,才可能受到人家的帮助和欢迎。
小留学生为排解孤独,要尽可能多地找机会接触外国人。在国外力争做一个绅士或淑女,时刻想到别人、帮助别人,不贪图安逸和享受。利用文化好奇来加强沟通,大胆结交适合自己的当地朋友。在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方面,尽量做到“入乡随俗”,在友谊交往中得到学习上的动力和兴趣。这样,才能消除文化壁垒,得到别人的赏识,学到真知。
绕过交往的暗礁
作为一个小留学生,当到了与中国文化差异很大的国度里,对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处事方式感到疏离,这是很正常的。那么,一个小留学生,怎样笑对差异,真诚交往,绕过暗礁,让人家认同你呢?
承认习俗不同,领略文化和谐,坚守个人志趣,这是始终的心理底线。只有保有这个心理底线,小留学生的交往才不会受挫,才可能渐入佳境。
如果让小留学生住在寄宿学校,因为节假日宿舍要关闭,他们就常常无家可归,所以中国家长通常会给孩子选取寄宿家庭,以便提供餐饮和住宿。为锻炼孩子的口语能力,这种方式的预期该是不错的。但错就错在,这种直接切入的方式,使得中国孩子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失去了过渡时期。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口语差,兴趣点不同,小留学生和房东的交流不多,时间一长形成了自我封闭。
很多时候,寄宿在别人家中,尽量不要以自己的兴趣点为转移,最好入乡随俗。Tom是广东小伙子,高中时赴英国读书,他和当地人怀特夫妇同住。Tom厨艺不错,会炒一手好菜。一个多月的相处,Tom觉得怀特夫妇对他很不错,想起出国前妈妈的吩咐“寄居人家,一定要多帮着干活,才讨人喜欢”,因此他想在周末亲自煮一顿中式晚餐给主人尝尝。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夫妇俩,对方非常高兴。周六去超市买菜回来后,Tom开始炮制酱爆鸡肉、香煎鱼块、生炒青菜……正忙得不亦乐乎,突然怀特先生扇着鼻子进来,让Tom赶紧停止,不要再炒,因为油烟太大,还不如到外面就餐。Tom顿时觉得吃力不讨好,非常失望。实际上,大多数外国人不喜欢烹饪时油烟太大,他们一般都是无火煮食,因而煮食较少油烟。而中国人则不一样,每餐都讲求“有锅气”。碰到这种情况,中国的小留学生就该让位于主人,微笑着说声对不起,因为你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呀。
因饮食、起居、交往等不同,小留学生们感到苦恼;当地的人则对中国留学生的行为感到不可理喻。在这个当口,文化习俗变成了一副有色眼镜,对生活细节中的不理解和反感情绪,小留学生要降下心火淡然处之,要以宽厚之心去包容、化解。一些欧美房东为什么不愿把房子租给中国学生,就是因为中国人的烹调习惯把厨房搞得油腻非常,而没有一点儿歉疚感。还有,因中西方饮食习惯大不相同,小留学生总是期待吃到地道而熟悉的中餐,而当面对西餐时就打不起精神来,一脸的不高兴;身在人家的家里,对方可不喜欢这样的脸色,应该学会逐步微笑着适应他们的饮食才对。
在中国,小留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惯了;到了外国,会很自然地把这种作风带过去,很少为他人考虑,很少顾及他人感受。因而,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显得幼稚和不懂事。日常的礼貌不够,不知道真诚地感谢人。在中国小留学生眼里,感激和礼貌语是非常奢侈的,甚至是没有必要的;而在寄宿房东眼里,中国小留学生的不礼貌,不懂感激,粗鲁木讷,让人难以忍受。须知,在英美国家几乎一天到晚,每个人都不停地说“谢谢”、“请”。
言为心声。不言礼语,表情平平,就是不知感恩。不少小留学生,只图自己方便,不顾别人感受;只图享受,不求进取;只有小皇帝的心,而没有好奇心,也没有爱心,更别奢求他们以真诚之心,了解并融入新的文化。比如,他们常常不经许可随意取用寄宿房东的个人生活用品;不顾及人家的生活习惯和感受,将内衣裤晾在浴室内,把水滴在人家地毯或墙纸上;甚至某些小留学生,不经寄宿房东同意,擅自留宿外来的朋友。
当然,寄宿家庭是否具有持久、不变的爱心,对小留学生的异国生活影响是巨大的。这些孩子,远离父母,比如没有中餐,没有适当的关心,孩子会感到连饮食这项最基本的要求都难以得到满足和倾诉。外国房东也应适当照顾到中国孩子的需求,并给予一些包容。所以小留学生的父母如果有可能,帮助孩子选择华裔的寄宿家庭是比较理想的。除住宿外,华裔房东还提供中餐和课后辅导,但其收费相对比较高,需每月1000―1200美元。
靠打工融入社会
外国教育专家指出,并不是家长有钱,孩子就能成才。成才,需要智力、辛劳和勇气。相比较而言,中国小留学生比其他国家的学生更容易出问题,因为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总是期待周围人包括寄宿家庭都能像国内的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呵护自己。所以中国的小留学生成才障碍重重。最大的障碍,是小留学生不会改变自己。如果能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学会打工并持续地坚持下去,学会理解周围的人事变化,便迈出了留学人生的坚实一步。
事实上,为减轻家里负担,中国小留学生们的一小部分,已经收起满脸稚气和与生俱来的娇气,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到餐馆打工挣钱助学了。虽尚不足以养活自己,但至少是令他们感到独立自主的良好开端。在辛勤劳动与创造中,他们的学习生存和体验人生精神,应该得到大力嘉许。从这个意义上说,送子女出国做小留学生,父母应及早帮助孩子在国内自立。
曾听一位小留学生动情地说过这样的话:“在国外打工,是一个学会逐步适应异国文化、勇敢地放下娇架子、面对各种艰辛和琐碎、顺利走进社会的体验过程,这种经历令人感到自豪与快乐。表面上看有些低下,实际上非常伟大。”
小留学生小王,为熟悉澳大利亚的人文环境,坚持到餐馆打工。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放学后一直到晚上10点,每天5到6个小时,周五、周六干到深夜12点,洗碗、洗菜、配菜、端盘子样样都做。尽管工作时间很长,小王从来都没有放松课业。有时候他也觉得累,父亲常关切地问他:“受得了吗?”他说:“受不了也要受,大家都这样做。”花自己挣来的钱,小王不再大手大脚,而是很有计划。
女留学生燕子刚到美国时,就在麦当劳做服务员,负责收钱和递送食物、饮料给顾客。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她一直跑着、站着,只有中午半小时休息。一天下来,燕子觉得两条脚好像不是自己的了。她说:“我的口语几乎是在这一份工作中练出来的。”刚开始,燕子听不懂顾客的话,就一遍又一遍地问其他服务员,然后把单词一一记下来。慢慢地,听力就练出来了。最终,经理表扬她说:“你是我见过的新手里上手最快的一个。”
为什么有这么多软肋
与别的国家相比,许多的中国孩子身上缺乏一些重要的能力:缺乏吃苦耐劳的能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积极动手能力、缺乏融入表情和表达能力、缺乏与人分享的能力、缺乏宽容和谅解能力、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等等,这主要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父母自己的教育观念有关。
国外的社会环境、文化差异以及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与时间安排,都要求出国留学的孩子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有较好的自学能力,有较强的自控与自理能力以及较高的辨别判断能力等,而要求一个个小留学生都具备这些素质,着实有点困难。想超越成长,必然遭到成长异化的责难。因此,家长送低龄孩子出国留学,应慎之又慎。
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出国学习。如果孩子在国内本来学习很差,自制力差,就不要期望他在国外能够成为好学生,这既浪费钱,也会将孩子耽误了。例如,“高考落榜者”出国,未必是最佳选择。事实上,望子成龙的家长亲手把孩子送出了国,也常常亲手毁掉了孩子的一生。
对一个不能自律,花钱大手大脚,没有分辨是非能力的孩子来说,出国留学很可能就会变成一个陷阱。直率地说,那些习惯于享受、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的孩子,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面对各种诱惑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本身就意味着一次极大的冒险。有一位华人说,要毁掉孩子的前途,那就把他送出国吧。这种说法可能太极端,但不幸的是确实有大量的“留学垃圾”的故事支持着这个说法。
因中国国内以独生子女居多,独立性差,不会烧饭、不会洗碗、不会用洗衣机的非常多;他们要么乱花钱,要么自己不会购买生活必需品。很多中国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相对于别的国家的学生而言,他们不喜欢主动把问题说出来,或者主动跟别人沟通,总是期待所有人包括寄宿家庭都能像国内的父母一样。一旦在生活中碰到问题,他们比较倾向于首先打越洋电话跟自己的父母抱怨,从不想想自己该怎么做。之后,父母总要心急火燎地与中介沟通,中介再打越洋电话与海外学校沟通,大多数事情仅仅为了解决诸如洗衣、吃饭、赶公车、丢书包之类的芝麻小事。好像他们自己本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人,也从来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我玩闹成什么样儿了
国内外一些媒体不断披露,“中国已经成为盛产留学垃圾的最令人头痛的国家”,这是在妖魔化中国留学生吗?非也。中国为数众多在外留学生,良莠不齐,必然或多或少暴露鲁迅所谈到的国民劣根性。比富、斗阔、凶杀、卖淫、勒索、吸毒、通过打黑工而成为非法移民等等,上述种种,的确使中国人的形象受到极大损害。
如果家长只因为家里有钱,就想让孩子出国留学,给自己挣点面子,那是本末倒置了。曾见过一份福州的调查资料,有不少的小留学生是被家长逼着出去留学的,因为家长觉得这才体面,才有身份,有尊严。就因为这种盲目的心态,极有可能把心理承受力不强、性格不够开朗、环境适应能力差的孩子给害了!
16岁出国的少年王濒,在英国留学期间,几乎没有学到任何知识,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耗费了3年的青春和父母50万元的积蓄,最终一事无成,悄然回国。由于无颜面对父母,他没有回家,而是在一家宾馆里面当服务员,回国3个月后才被父母找到。
17岁的小留学生苏某因逃学过多,被取消学籍。哭哭啼啼地离开悉尼机场的时候,记者问为何哭啼,他说:“我恨爸爸,他给了我太多的钱。”“多少?”“大约20万澳元。”这是澳洲中产阶级全家五六年的开支。
福建的一个女孩到新西兰留学,一年后母亲发现女儿已有身孕。这个女孩告诉记者,她班上14名中国女中学生,有9名与男友同居。她说:“人生地不熟,心里不好受,又学不好,只剩下恋爱还有点儿感觉。”新西兰政府的一份报告说,新西兰每周平均有25名来自亚洲的小留学生堕胎。
曾有一位在新西兰留学的小留学生为斗富,放假时乘飞机到香港红灯区“潇洒”一番,然后带着照片回来比试,看谁找的妓女“更靓最嫩”。个别小留学生,甚至在国外包养暗娼,风流成性。
还有,一位广州女孩赴澳洲留学四年,没有拿到任何文凭,反而抱着自己的黑婴儿回家。福州一位高中一年级男生到欧洲留学,两年后就不要家中寄钱了,得意的父亲逢人就夸儿子能自立,后来,才知儿子被当地一位57岁的富婆所包养。
一名在哈密尔顿学习的18岁学生,无照野蛮驾驶,撞进一个加油站,当场把一名年仅4岁的女孩撞死,把孩子的父亲和另一名妇女撞成重伤。
回头想一想,许多暴富的家长,把在国内连个大学都考不上的子女,高价送到外国当留学生,于是留学垃圾是一个接一个,留学恶行是一浪胜一浪。
诚然,给小留学生全贴上“垃圾”标签,是不公平的,优秀的小留学生也有一些,其中不乏顶尖者。留学澳洲的河南学生张征,在维多利亚州中学会考中得第一,受到澳洲总理的接见;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广东女孩Jojo 32门课中,27门“优秀(HD)”,5门“优良(D)”,因而获得校长荣誉奖章。
但是,从中国小留学生的总体表现看,负面效果远大于正面效果。对“留学垃圾”的不断产生而言,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小留学生留学的结果取决于4个环节――留学生本人、留学生家长、中介公司和国外学校。现实的情况是,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家长盲目跟风;中介公司鱼龙混杂;国外学校骗局多多。这样,必然使更多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暴露出来。
不要成为下一个“留学垃圾”
所谓留学垃圾,不是一天生成的,家长要对孩子的言行保持敏感度。每个孩子在留学之初,肯定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正在随着时间延续和失落感堆积逐步拉大。有一位小留学生,被学校劝退三个月了,其父母仍一无所知,还不停地给他寄学费、生活费。须知,这些小留学生,大多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隔三差五向家里拿钱”,这是小留学生变质的信号。一些小留学生由于考试不过关,就要为补考、重修再支付额外学费,所以他会让家里多寄钱。另一些孩子,因对学习没兴趣,平时不在学校上课,而是热衷打游戏机、到处乱逛或交异性朋友,这样也会额外支出更多费用,家长必须对此保持高度敏感。
留学不是孩子的避风港,而是一次赤裸裸的、残酷的人生考验。留学就像造房子,每一层都要夯实,一旦出现第一个裂口,那就可能导致整个留学生活的混乱。没有理性考虑淘汰率,没有考虑竞争压力,就有可能受到惩罚。留学生活的不易远远超过家长和学生的预想。
曾有个小留学生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因状态松懈,结果学期结束时就有一门课没通过。当时他不知道一门课程不过关,会引发多米诺效应。在第二个学期,必须重修这门课,而在计算考试成绩时,第一学期的分数仍旧要按比例计入,也就是说不及格的记录不会销掉,这个学生想要通过这门课程,必须付出加倍努力。这样的循环法则,意味着留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每一次考试负责。
那些铁了心让孩子去留学的家庭,对“留学→成才”不应有过高的期望,须知出国留学并非意味着锦绣前程的到来。家长对孩子、对国外的情况,要有一个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估测值。令人警醒的是,即使你的孩子有部分素质适合海外求学,也应该慎重考虑其他负面因素。不要听信那些报喜不报忧的消息,更不要听信留学中介的花言巧语。能在国内学好的知识和能力,没必要去外国赶潮。
可叹的是,小留学生只是前台表演的演员,家长与商人才是后台柱子。家长与人说起的时候风光无限,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孩子出国是“光宗耀祖”,以此来满足自己扭曲的意欲。一些中介公司、国外学校不顾实际,肆意鼓吹,自己赚一个钵满盆满,谁管你留学的实际效果;在你欲哭无泪、心力交瘁的时候,他们不是逃之夭夭,就是冷言相对!
实际上,更多的小留学生自己不是享受者,不是学习者,而是被试验者,甚至是受害者――或帮人实现敛财的财富梦,或折射家长病态的虚荣光环,或转嫁自己国内失利的苦痛。于是,出了国便高人一等的神话便在不断的金钱累加下相继破灭、破灭、破灭。
留学生,包括小留学生,作为中国形象的流动广告牌,并不是小事小理。强烈关注“问题”留学生,特别是“问题”小留学生,真的到了有关部门该直面现实和整治秩序的时候了。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很严肃的教育管理和国人荣辱问题。(摘自:《观察与思考》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