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 点击数: 录入时间:07-12-18 13:38:53 | |
|
11月27日开始到12月1日,第二届中国毕业生英国校园招聘会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及利兹大学举办。
前往英国招聘的企业有中国的跨国公司、中国本土企业及英国本土企业共千余个职位,供参加招聘的3000多名海外中国毕业生选择。从企业的需求信息来看,现代服务业及先进制造业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最为迫切。3000多名毕业生来自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成员大学包括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等17所英国大学。从应聘意愿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是毕业生回国发展的主要聚集地。
毕业生与雇主面对面:语言优势明显,适应性强
在曼城的招聘会设在曼大校园内。虽然招聘会于上午11点才开始,但不到9点,学生就开始陆陆续续到达了招聘会现场。由于2006年招聘会的影响力,曼大周围的中国学生此时都汇聚了这里。捧着一摞摞的简历,穿着得体的服饰,一群群中国学生就这样在异乡和"家人"碰面了。虽然话题比较严肃,但毕业生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询问岗位、咨询企业情况,向HR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不容错过的紧张绷紧了现场毕业生的神经。
小葛,来自成都,现在在曼大读计算机系的研究生,2008年9月份毕业,将来的职业发展打算回国投身国内的软件行业。小葛主要应聘的是IT企业。他觉得作为海归毕业生,自己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首先是语言能力,其次,他有在国外公司工作过的经验,并不是全新的职场新人。他沟通能力很强,这是他在读研究生期间导师一直给强调的一点,做IT职业的更需要沟通技巧。小葛觉得这是他除了专业外最大的优势。
李珊珊,曼大研究生,刚刚以A+成绩毕业。她主要看的是一些Manage岗位,开始会让很多HR不解。刚毕业的毕业生怎能应聘管理的职位呢?原来,李珊珊在读本科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在曼城的机场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干就是5年,如今已升到了管理岗位。因为男朋友的关系,她现在打算回国发展,基于本身的能力和经验,应聘的职位大都是管理类的。她告诉记者,和国内的大学生相比,海归毕业生独立,文化背景比较好,善于跟各种文化的人打交道,语言能力强。每个毕业生的留学过程都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过程,所以抗压能力更强,这一点今后在工作中也会逐渐体现出优势,缺点是和国内联系不紧密,就业信息有些脱节。与之相反,国内的毕业生了解这些信息就很及时。
同一起跑线如何成为领跑者
海归变海待了吗?现在的海归毕业生值几佃?海归毕业生很关注这个问题,企业和媒体也竞相追逐答案。由于英国是留学费用比较昂贵的国家,大部分毕业生和家长都把留学看作是家里比较大的投资,难免要在就业的时候看中"回报",对薪酬要求过高,这也是一些HR所说的部分海归好高鹜远、眼高手低导致海归变海待的直接原因。
记者在采访后发现,现在的企业雇主给海归毕业生的薪酬非常"本地"化,起始薪酬在月收入5000-6000元人民币之间。HR们表示,公司不会因为毕业生的海归光环而设定薪酬。薪酬都是因职位而设定,最终会依托个人能力这个标杆,视其在工作中的优秀表现而逐步增加。
那么,海归毕业生是不是就没有自己的优势了呢?屈臣氏的华东地区人力资源部经理黄瑛认为,留学经历对这些毕业生来说是一对"隐形的翅膀"。一个海归毕业生被公司招进去后,虽然公司可能给他和国内毕业生同等的薪酬,但在他发展的过程中,公司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如果对方真有能力,公司会适时给予机会。因此,这对翅膀并非没有用武之地,而是可以帮助他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飞得更高"。
同时,她也奉劝毕业生,出国读书是一生的投资。该投资不是工作一两年就能赚回来的,千万别为了投资回报率而错失就业良机,海归毕业生心态要调整好。
现场很多海归毕业生关心,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入HR的"法眼"。屈臣氏华北区人力资源部经理郭惠认为,学校、专业只能代表毕业生的过去,最终是否录用重点看其动手能力,看他们能否快速融入整个团队。可以说,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最后会起关键作用。毕业于哪所学校只能是"敲门砖",会让HR对你的第一印象很好,但接下来各种综合能力的测试会让HR知道是不是适合的。郭惠表示,她们只选最适合的,不一定选最优秀的,这也代表了现场部分雇主们的想法。
雇主眼中的海归:职业发展和自我规划要理性
通过2006年首次校园招聘会,企业对于求职的海外毕业生体现出来的总体素质印象深刻、评价颇高。2007年再次参加校园招聘会的雇主认为,参会的海外毕业生自信、沟通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及相当的多元文化意识。
他们认为,与国内的毕业生相比,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学习、生活经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强化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及适应能力,使其具备了相当的语言优势和跨文化沟通优势。这是目前雇主,特别是国际化雇主最为看重的素质和能力,而这也是通过短期的企业培训,难以培养和发展的关键性可转化型能力,这是必须通过学生丰富的学习经历逐步积累和发展的。
据SAP首席架构师GeorgeYu介绍,他们去年通过英国校园招聘会收到约300份申请,截至2007年4月,最终录取了12名申请者,后来有7人留下来发展。现在看来,他们的发展很不错。这也是他这次不远千里来招聘的动力。
当记者问到他最选择海归毕业生的标准时,他谈到,自己最为看中的是这里的毕业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的视野。他比较看重学习能力强的毕业生,尤其是要主动学习、主动做事情的学生,而不是你要他做什么,他做什么的学生。
通过一两天的招聘、面试,企业雇主对毕业生有个总体的印象和评价,每个雇主也都有相应的收获。在看到、欣赏毕业生优点的同时,企业雇主也看到了他们的短处和面临的问题。
企业雇主认为,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学习阶段,以下几点不应忽视:
首先,在国际化发展的前提下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并进行科学职业规划,明白自己出国做什么,回去做什么。
其次,强调思维方式的培养和优化,到了国外要有国际化思维,这点便于以后职场的快速融入。既然留学生决定将来回国发展,在读书期间就一定要保持对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中国市场发展变化的时刻关注。
鉴于目前海外毕业生归国发展的热潮,大量将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定位在中国的学生,在海外学习阶段应时时关注国内市场、特别是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而在把握市场需求和规律的前提下避免盲目、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确保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
| |
|
|
|
|
在线答疑(请您尽量将问题表达详细明确,以确保我们能够为您提供正确的建议及答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