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学历门事件”余波未平,“骗贷门事件”又如影随形。当 “打工皇帝”不小心撞见了“打假皇帝”,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唇枪舌战在所难免。作为“门”外人,我们不去讨论两位皇帝的谁是谁非,也无须深究“西太平洋大学”的前世今生,更没必要如其他看客那样“痛打落水狗”。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一纸“洋文凭”身上时,不得不感叹一句“出国留学,一定要小心啊”。当留学从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庆幸生在这个可以有更多选择的年代。随着出国留学大军队伍的日益庞大,成为一名“世界人”已是广大中国学生的心声。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学生和家长在出国留学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七宗罪”之一:随大溜,你去我也去
“你看,XXX也出国留学了……”当我们环视周边的环境,发现曾经并肩作战、一起玩耍的昔日好友纷纷远赴重洋。这个时候,你的内心也难免激荡出一点小涟漪。出国留学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潮流,跟上的便是与时俱进,跟不上的便是落后分子,但头脑发热的同时,你是否有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要留学?”“留学适合我吗?”“留学能带给我什么?”如果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状况的时候就作出出国留学的决定,显然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留学不是小事,抛开不低的费用不说,留学对于孩子未来人生的走向,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现在小留学生越来越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尽早接受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独立性不够、对世界的认识欠缺,出国以后必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对孩子内心造成深远影响。所以在选择出国留学前就有必要把与留学相关的种种疑问都消灭掉,以免出去以后发现不适合,“赔了夫人又折兵”。
“七宗罪”之二:国外大学门槛低,容易混
《无间道》里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叫“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很多学生认为,国外的大学是“宽进宽出”的,只要踏过那个门槛,以后的路就一片光明了。事实上,相对于中国大学的“严进宽出”,国外大学更倾向于“宽进严出”,或者说是“严进严出”。如果以为国外文凭是可以混出来的,那就大错特错了。现在比较热门的留学目的国通常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较为发达地区,各国为了保证各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即文凭的含金量,通常会在教育“出口”上严格把关。他们不仅看期末成绩,也看平时表现,希望通过“临阵磨枪”的方式蒙混过关已完全没有可能。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促成的。有些学生把留学当作进不了国内理想大学的退路,高考落榜后找个留学中介匆忙出国,语言成绩没有,GPA成绩也不高,殊不知这种没有规划的留学其实暗藏着诸多隐患。如果洋文凭可以那么轻而易举混出来,那颁发洋文凭的学校就免不了惹人质疑。“学历门”事件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
“七宗罪”之三:英语不好没关系,出去自然好
许多家长认为,即便孩子在国内没有学好英语,出去待一段时间,把他完全置身于一个纯英语的环境,耳濡目染,无形中就好了,其实不然。到了国外,英语成了中国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和生存工具,如果这个工具不够顺畅的话,他们将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中国学生出去以后,普遍存在英语“听”“说”方面的问题,语言基础较好的可能不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就能适应这种变化,但基础较差者就没那么容易了。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初、高中留学生,英语关过不了的话,孩子的自信心、交朋友的速度、学习的效果、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越是说不好,孩子就越不想说,不敢说,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当中,孤独感、挫败感、失落感同时袭来,最后学习和生活都进行不下去了,只能悻悻回国。这个当然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七宗罪”之四:名校,我只上名校
这个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只盯着学校的牌子看,患有“排名综合症”,而且还中毒颇深。当然,有“名校情结”完全可以理解,有条件的话谁不想去更顶尖的学府,但选校就类似于找对象,需要“两心相悦”,而不是“一厢情愿”。你说你想去哈佛,那你要首先问一下自己有领导力、敢于实践吗?你说你想去耶鲁、MIT,你看一下身上有他们需要的素质吗?中国人自古有一句话叫“门当户对”,虽然我们一直都批判它封建腐朽,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不匹配永远都成不了姻缘。名校固然看上去很美,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即便我们有幸进入了一直向往的常春藤,由于巨大的竞争压力最后无疾而终的话,也是得不偿失的。在这里,有必要跟大家谈一下“名”校的“名”到底怎么来的。以美国大学为例,学校排名的高低主要是以学术声誉、教师资源如师生比例和博士教师比例、学生素质如录取分数及录取率、博士学位授予、科研经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作为评判标准的。一流的大学往往科研经费充裕,办学经费投入巨大,因此拥有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施、巨大的图书馆藏书量、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庞大的科研队伍。不过有些学校在排名上相差几名甚至几十名,其实在教学质量上并没有太悬殊的差距。总体来说,美国前200名的大学都是非常不错的学校,都是值得一读的。许多排名稍低的学校在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上甚至远远高于排名高的学校。所以单纯追求排名显然是不理性的,其他诸如地理环境、学习生活费用、奖学金状况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七宗罪”之五:热门专业好就业
曾几何时,中国学生在出国留学专业选择问题上,一窝蜂地扎堆于商科,梦想毕业后都能做个“金领”。随着08年金融风暴的侵袭,商科专业的热度也有所下降。其实所谓的“热”只是相对的概念,或许这两年比较热,再过两年就冷了,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时千万不可盲目跟风。就业趋势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以当前形势来衡量未来,往往要冒一定风险的。当然把专业选择与以后就业挂钩无可厚非,毕竟以后是要立足于社会生存,但是如果一切以就业为导向,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是无益。另外,我们还需要看到的是,一些相对热门的专业在录取时不仅门槛比较高,以后找工作时也将面临比其他专业更大的竞争压力。而相对冷门的专业由于人才的缺乏也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留学专业选择首先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兼顾将来的就业、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有一点就是所选专业的难易程度。一些专业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综合实力量体裁衣。
“七宗罪”之六:分数高,进名校易
申奖为了能进名校,拿奖学金,我们拼命准备考试,上辅导班,背单词,练习听说读写,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最后我们拿到了让别人羡慕的高分。加上平时在校的优异表现,我们对自己信心百倍。可是左等右等,为什么没有一个offer降临?原因就是国外大学并不视分数为命根子,就算你TOEFL、SAT成绩再高,GPA高出别人很多,不是他们需要的人才他们照样把你拒之门外。他们考量优秀学生的标准,除了看你的语言和在校成绩这些硬性条件,还会看你的性格,你所参加的活动以及活动背后展现的个人能力等多个方面。客观地讲,这种人才选拔机制更适宜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能发挥。不管是排名多少的学校,他们录取国际学生都会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而排名越靠前,对这几个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而对于分数高易申奖的认识以此类推也是片面的。美国大学会把奖学金发给他们认为足够优秀的学生,优秀的标准与他们录取学生的标准趋同,某种程度上说还要略高一筹。因为他要在众多优秀学生中再进行一轮筛选。同时,学生在申请奖学金的时候还要了解该校奖学金发放形式。美国大学本科奖学金分为 Need-Blind、Need-Based 和Merit-Based三类,不同的学校奖学金设置情况不同,学生在申请时要根据自己的背景合理选择。
“七宗罪”之七:海归光环照耀前程
之所以把这个列为“七宗罪”,是因为这个是太多中国学生和家长的“刻板成见”。或许在多年以前,头顶海归光环,在国内还可以炫耀一下,进一个不错的公司,领一份不菲的薪水。可是现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多数“海龟”成“海带”、“海参”。不要抱怨用人单位没有慧眼不识“千里马”,掠过海归光环的浮影,他们更在意你能否给他们创造价值。如果说你还认为英语可以跟竞争者同台PK的话,那你就是一个“奥特曼”了。日益残酷的就业竞争环境,每个求职者都在使出浑身解数,练就生存的本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真理亘古不变。当然,本文的目的并不是给怀抱留学梦想的有志青年泼冷水,留学是大势所趋,我们不是教你“退”,而是教你如何“进”。在这个追求“速食文化”的年代,一切都与“效率”挂钩。所以在出国留学以后,要尽量多打打工、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或者在留学结束之时不要急着回来,在当地找份工作,积累几年海外工作经验,回国以后就炙手可热了。同时还要摆正好心态,不要死盯着“世界500强”不放,抛去头顶的光环,脚踏实地最关键。出国留学,“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们需要火焰的热情,同时也需要海水的沉静。做一个理性的留学人,让即将到来的这段留学经历精彩你的人生。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