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留学热讯 >> 英国留学热讯 >> 正文

BBC天舒访谈:高中出国早不早?

https://www.wiseway.com.cn 发表于:09-05-12 11:29:57 浏览: 10429 来源:

BBC 中国网记者 天舒 
    越来越多的家长问这个问题:孩子什么时候出国最好?是不是越早越好?在和盛静远采访的过程中,我意识到父母对孩子独立自主个性的培养有多么重要。

静远的英文名是Linda,她去年来到英国读中学时,刚满18岁。从报考雅思考试,到寻找英国的学校,从准备各种出国资料,到最后获得签证,这一系列程序都由她一个人联络办理。

在今天的中国,这样独立的90后并不多见。静远说,这和父母从小对她有意识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Linda:我在国内不是寄宿生,是普通高中的走读生。但是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出差就会留下我一个人,有时候他们要走一个礼拜,所以平时料理生活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另外毕竟父母的英语没有自己好,所以在申请学校时跟外国人沟通还是需要自己去做。到了国外所有的事情也都要自己做。

天舒:有关家长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个问题,你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觉得家长应该怎样做?

Linda: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从我小时候开始我的父母就不过分约束我。很多父母都做不到不去管孩子,像我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玩电脑游戏,可能是因为很小就开始玩,所以到了初中我就觉得电脑游戏没什么意思了,到了高中我就完全不想玩,打开电脑都是学习和工作上的事情要做。

但这种方法也是很有风险的。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首先家长就要做一个榜样。很多家长都觉得只有用教育的方式才能培养孩子,但我觉得不是这样,很多时候潜移默化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比如我妈妈每天早上都去跑步,我自己很懒,很不喜欢跑步。但我到了英国后逐渐喜欢上了跑步,现在我基本每个礼拜都去跑两三次,我觉得这对我的身心很有帮助。而且我爸爸妈妈的品行都非常好,生活态度都很积极,这对我的影响也很深远。

另外很多事家长都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虽然有风险,但如果孩子逐渐了解到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了解到时间是宝贵的,青春是需要珍惜的,这对一个人的未来影响特别大。

比如出国以后,家长是没有办法管孩子的,一切都要靠孩子自己的认识提高才能对自己进行约束。那么如果小时候就能放手什么都让小孩自己尝试一下,让孩子从失败中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的东西,这样对他们的一生都特别有帮助。

天舒:我知道你在学校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推广。最初的想法是什么?

Linda:最初的想法是在圣诞假期时我觉得很无聊,读书之余我就想做点事情。我觉得我们不但可以做点事情而且还能培养自己的能力。

其实到英国来留学,上学,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在家里学习都不是很难的事情,最难的事情是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和当地人接触聊天。一般来说这样的机会很少,我为了能够多找一点机会和当地社会接触,当时就想到了建立一个学生社团,传播中国文化, 后来又延伸到了做杂志的想法。

做杂志需要经费,我们就讨论想做一些类似卖饺子的活动,这样在学校里用一种食物的方式来传播中国文化,告诉大家中国年是如何过的,就这样一个计划就渐渐浮出水面了。

刚开始倡导这个想法的人只有我和另一个女生,两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学校有大概一百多个中国学生,这样我们就想建立一个学生社团,邀请英国和中国学生一起加入,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组织活动,这样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又可以有更多跟当地人交流的机会。

我们创立的社团叫China Link。社团建立后,很多人给出很多好点子,大家都想着怎么能把杂志办好,怎么能吸引更多的人,怎么能不卑不亢地体现出现代中国学生的风貌,就这样我们在学校举办了一周的中国春节活动。

天舒:什么内容呢?

Linda:比如包饺子,还有中国女孩穿旗袍拿着宣传册,在学生中间宣传中国的习俗。我们还在图书馆开辟了一个角落,专门把英国介绍中国的书放在里面,还播放中国的音乐。

天舒:什么类型的音乐?

Linda:各种各样的,邓丽君的歌啊,还有很有过年气氛的音乐。我们在学校的Main reception 放了一个展台,专门在中国春节活动中播放中国的音乐。

天舒:你觉得这些音乐能反映你们的文化品位吗?

Linda:我觉得文化品位是很不同的,之前在国内很多人都喜欢周杰伦、SHE,但是到了国外大家就会偏向很多中国特色特别浓的音乐,像邓丽君的音乐就是被广泛认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所以我们就决定放这样的音乐。而且因为是中国年,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一样,在这样的特殊日子里,所有人都更喜欢传统的东西。

天舒:你们杂志的内容都是英文的吗?

Linda:全部都是英文的,因为主要是给英国人看的。

天舒:那么内容主要都是什么呢?

Linda:内容70%都是我们原创的,我们同学自己写的,中国同学也好英国同学也好,都写了很多平时对中英文化的见闻的纪录,虽然都很零碎很生活化,但是都是最最真实的。

平时很多社团的很多英国学生都会帮中国学生的文章做语法检查,当他们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都会觉得很有意思,原来他们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这样的。而我们这些中国学生在看到英国学生写的关于中国的文章时也觉得是很有意思,会存在很多误区和错误印象,把两方面的观点都放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的生活化。

我们还设计了一些比较大的内容,比如转载了一些英国媒体对中国的文化或者中英交流的评论,各种舆论都大有不同,我们挑选出很多评论让读者自己去评判。这样在这本杂志里就构成了一个很立体化的文化交流框架。

】【打印】 【返回
在线答疑
免费电话 在线答疑 威久总部专家热线:010-68946699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