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家庭式的科研小组
德国大学科学研究的实体是科研小组(也叫研究所),相当于我国大学里的教研室。科研小组之上是学院,但是由于学术权力几乎完全下放,学院的作用被大大淡化,只主管一些教学工作。科研小组的负责人通常科研水平很高,学术视野开阔,学术自主权很大,因此,他们是大学开放式科研的最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
德国大学的科研小组通常都是“国际大家庭”。以我们所在的德国乌尔姆大学化学学院无机二组为例,该组共有20人,除了德国人外,还有印度人、保加利亚人、中国人、罗马尼亚人,就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听说科研小组马上要来一位波兰人。在这个小组里,“外国人”的比例占到了35%。“国际大家庭”的好处就是各种新鲜的思想可以充分地交流碰撞,这正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
咖啡屋里的学术交流
德国大学各种层次、各种方式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科研小组每周都有全体成员参加的组会,由小组成员轮流介绍工作进展情况,然后全体一起研讨。组会是雷打不动的,并且讨论场面热烈。如果这种一周一次的组会还不能满足学术上的需要,那么“咖啡屋”、“下午茶”以及教学楼内到处设置的舒适的交谈区,则可以很好地弥补缺憾。“咖啡屋”通常设在实验室的旁边,学习、工作累了可以随时到那里“放松闲聊”寻找灵感。“下午茶”是每天规定好的时间,以茶会友,把不同组的人甚至是不同学院的人召集在一起,为他们提供多向的交流机会。由于形式无拘无束,思想可以自由阐述,不断激发新的灵感。
除了校内的交流,科研小组还常常邀请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来校为小组作报告,教授也经常携小组成员参加各种国内、国际会议。“走出去、请进来”,在这里似乎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理所当然了。
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是吸引“外国人”来到德国大学的重要原因。在笔者看来,学术自由不仅是指教授和博士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科研题目,更是指他们可以不受干扰地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之中去。德国人严谨的作风表现在他们严格按照已经制订的规章制度办事,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人为的因素干扰他们正常的科研生活。“随心所欲不逾矩”,也许是德国科研人员的工作写照。
开放性的背后
现代大学的科研职能肇始于19世纪的德国洪堡大学,而如今德国大学由于科研能力较强、国际化水平较高,在世界高等教育中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德国大学的学术机制使得这种能力、水平和地位得以保持和延续。
政策支撑 早在2002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就出台了文件《教育与研究向世界开放:通过国际化实现创新》,强调德国加强与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该文件制订了加强德国教育与研究国际合作的八大目标和措施,为德国大学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开放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经济支撑 经济因素是科研国际化的重要条件。科研人员如果没有充足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国际化只能是一句空话。今天的德国对科学研究的投资力度空前之大,每年有500亿欧元以上的投入用于科学研究与发展。2005年德国联邦政府启动了革新计划,“科研和革新条约”保证了德国研究机构到2010年的经费每年至少增长3%,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到2010年将提升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
文化支撑 由于长期形成的大学文化传统,在德国,国家是大学的财政支持者,大学是国家的文化代言人,但国家一般不干涉大学事务,教学研究独立、自由是大学最核心的特点。正是由于这种特点,使大学和教授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意志,自由开放地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
机制支撑 德国大学有一项重要的学术交流机制,保证了大学的开放性,那就是防止“近亲繁殖”。教授是德国大学最重要的人员,为防止“近亲繁殖”和任人唯亲,教授原则上只能从校外人士中招聘,并且要经过公开、透明、严格的程序。大学中的助教也都是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任用,德国各著名大学规定,助教不能从本校应届毕业生中留用,并且通常助教任期满6年后必须离校,到其他单位就职或向别的大学申请应聘为教授。这些措施保证了德国大学能够不断吸入新鲜学术空气,促进了各学术流派的交流,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始终充满勃勃生机。